在加密货币领域,USDT 作为一种广泛流通的稳定币,常被不法分子觊觎,导致不少投资者遭遇诈骗。那么,USDT 被骗究竟能否立案呢?答案是肯定的,但需满足一定条件。
首先,要明确 USDT 在法律层面的属性。根据相关规定,虚拟货币虽不具备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,但它属于特定的虚拟商品,其虚拟财产属性受到民法典的确认 ,属于刑法保护中的财产性法益。这就意味着,当 USDT 遭受诈骗等侵害时,具备立案的法律基础。
从实际案例来看,各地警方对 USDT 诈骗案件积极受理并展开调查。比如在寿光市,刘先生看到网络上有人投资泰达币(USDT)赚大钱的消息后心动不已,联系上陌生网友转账 7350 元想购买 1000 个泰达币,却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拖延兑付,最终拒不回复消息。刘先生报警后,警方迅速行动,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万某,并追回全部诈骗资金。在兰州市,廖女士遭遇诈骗团伙诱导,在虚拟数字平台上使用虚拟货币充值,警方同样迅速立案侦查,成功打掉犯罪团伙,抓获多名嫌疑人。
不过,并非所有 USDT 被骗案件都能顺利立案。报案人需提供充分的证据,如与
诈骗分子整的聊天记录,其中包含身份线索、诈骗话术等;涉及钱财交易的转账记录、支付凭证,详细记录交易时间、金额、对方账号信息等关键数据;还有诈骗短信、电子邮件、虚假网站页面等相关信息。只有证据充足,警方才能更好地了解案件情况,追踪犯罪分子。
在我国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。部分投资者在遭遇诈骗后,因自身参与非法交易活动,担心承担法律责任而犹豫是否报案。但实际上,遭受诈骗是受害者权益受损的表现,及时报案不仅有助于自身损失的挽回,也能协助警方打击犯罪,维护金融秩序。所以,一旦发现 USDT 被骗,应第一时间收集证据,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,积极配合警方调查,争取早日追回损失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