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地位与影响力备受关注。2025 年,依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(SWIFT)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,世界主要货币呈现出如下格局。
美元依旧稳坐头把交椅,在 5 月份全球支付市场份额达 48.46% 。尽管美国面临债务及利息支出增加等问题,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将其主权信用评级从 Aaa 下调至 Aa1,但美元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、国家信用背书,以及在大宗商品计价、石油贸易中的深度捆绑,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领域对其依赖在短期内难以改变。不过,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,美元份额较以往有一定下滑趋势,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(OMFIF)预计 2035 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占比将从目前的 58% 降至 52% 。
欧元紧随其后,支付占比为 23.56% 。欧元区借助德国大规模的国防及基建计划等举措,推动欧元兑美元汇率单周暴涨 4.2%,创下 2009 年以来最大涨幅,在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稳居第二。然而,欧元区由 20 个国家组成,内部债务问题和决策分歧不断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欧元进一步扩大优势,其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占比预计从目前 20% 左右回升至约 25% 。
英镑以 7.06% 的支付占比位列第三 。英国金融市场较为发达,伦敦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,为英镑在国际支付、结算等方面提供了支撑,使其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。
日元和加元分别以 3.7% 和 3.11% 的支付占比,排在第四和第五位 。日元在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及制造业回流刺激下,连续三个季度走强;加元受益于加拿大自身经济发展及资源优势,在全球货币支付体系中保持着一定份额。
人民币在 2025 年 5 月支付占比为 2.89%,排名全球第六 。但需注意,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,按全口径计算,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,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全球第三 。人民币跨境银行支付系统(CIPS)不断完善,业务覆盖全球 187 个国家和地区 ,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在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,未来提升空间巨大。OMFIF 调查显示,未来十年,预计 30% 的央行将增持人民币,人民币在全球储备的占比将增加两倍,达到 6% 。
2025 年世界钱币排名反映出当前全球货币格局在经济、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,既有延续性又面临变革。美元主导地位虽受挑战但依旧稳固,欧元、英镑等老牌货币维持一定份额,人民币等新兴货币正加速崛起,未来全球货币格局有望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