派币(Pi Network)以 “手机挖矿”“零成本赚钱” 为噱头,在网络上迅速传播。尽管其宣称是 “新型加密货币”,但从运作模式和实际危害来看,已具备传销与诈骗的诸多特征,本质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金融骗局。
从传销的核心特征分析,派币的推广模式高度依赖 “拉人头”。新用户需通过老用户的邀请码注册,才能开启 “挖矿”;邀请的人数越多,“挖矿” 速度越快,获得的派币数量也越多。这种 “发展下线得奖励” 的机制,与传销的层级分销模式如出一辙。2023 年某传销案件中,涉案平台正是通过类似 “邀请返利” 的方式,短短半年内发展下线超 10 万人,而派币的全球用户宣称突破 3000 万,其层级架构的复杂性远超普通传销组织。更关键的是,派币没有实际产品或服务支撑,用户收益完全依赖新加入者的 “贡献”,一旦停止拉人头,整个体系就会崩塌,这与传销 “庞氏骗局” 的本质高度吻合。
从诈骗的角度看,派币的宣传充满虚假承诺。项目方宣称 “派币未来会上交易所,单枚价值超 100 美元”,诱导用户投入时间和精力 “挖矿”,甚至付费购买 “加速包”。但实际上,派币从未在任何合规交易所上线,所谓的 “价值” 只是空中楼阁。2024 年,多地警方接到报案,有不法分子利用派币进行诈骗:他们伪装成 “派币官方工作人员”,以 “缴纳手续费即可提前变现” 为由,骗取用户转账,涉案金额累计超千万元。这些行为完全符合诈骗 “虚构事实、骗取财物” 的定义。
派币还通过模糊概念逃避监管。它将 “挖矿” 包装成 “区块链技术实验”,声称 “暂不涉及金钱交易”,但暗地里却鼓励用户组建 “派币社群”,通过倒卖邀请码、虚假交易等方式牟利。2025 年曝光的案例显示,某派币 “大户” 通过出售 “高级矿工账号” 非法获利 50 万元,最终因涉嫌诈骗被警方逮捕。此外,派币收集用户大量隐私信息,包括身份证、银行卡照片等,这些数据一旦泄露或被滥用,将给用户带来更大风险。
我国监管部门早已明确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派币无论是 “拉人头” 的传销式推广,还是 “虚假承诺” 的诈骗式敛财,都违反了法律法规。参与派币交易不仅可能血本无归,还可能因发展下线成为传销共犯。认清派币的骗局本质,远离各类虚拟货币陷阱,才是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的唯一选择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